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概况

重点实验室简介

【 2024年08月05日 点击:次 】

实验室基本情况: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师范大学)于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0建成并通过验收。现有固定的研究人员90余人,所有研究人员均获得博士学位,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8人,讲师及实验师2人;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25人。在这个富有创新的研究团队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席教授1人,国家海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山西省三晋学者1人,山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8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山西省模范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山西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山西省教育领域“三晋英才”22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32人。实验室面积13000m2,仪器设备总投入近12000万元。支撑学科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第一、二和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均为中科院院士高松教授。

实验室总体定位和研究方向:面向国家及山西省经济发展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采取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模式,重点在自旋电子学材料、配合物的结构与磁性、能源材料设计与合成、新型永磁材料与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从微观电子结构、介观、界面及复合相到宏观磁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解决一系列重大、前沿的科学问题,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在磁性材料领域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的平台,服务山西省磁性材料产业发展,并为我国磁性材料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实验室地位、影响和作用:实验室在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以及服务山西磁性材料产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为山西稀土永磁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实验室聚焦磁性分子和磁信息材料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材料优化设计——材料合成制备——结构性能提升——开发应用以及器件原型等一个链条的研究,并获得具有信息、能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背景的高品质功能材料。近五年来,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发表SCI论文758篇。出版专著(章节)7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3项。实验室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项目及其它省部级项目等共279项,经费总额93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重点实验室主任许小红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就稀土永磁材料、大科学装置等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并予以采纳。作为理事长单位发起成立了山西省材料研究学会,旨在联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及新材料产业,助力国家新材料产业及山西产业转型升级,为学科发展及影响力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